2023-02-15 刘铭
“西泽天坑”之行

立春刚过,2023年2月11日我和友友们决定来一次春天的徒步。前晚上我把闹铃调整到6点30分,既兴奋又有些激动,害怕睡过头又担心睡不着会影响明天的体力,就这样似睡非睡迷迷糊糊地过了几个钟头,终于熬到闹铃响起。起床收拾东西,向畅行俱乐部集中点出发,这种情形像极了小时候春游的心境,只是小时候春游有妈妈温柔地唤醒。

8点30分,我们准时出发,今天春游的目的地——西泽天坑。一提到西泽,它可是宣威的后花园,西泽秋天的戈平美景,大龙潭清澈的河水早已去过无数次。西泽天坑从未目睹过它的风采,而且是云南第一天坑,许久以前便想去探个究竟。刚上车,太阳缓缓出来了,但还有些许春寒料峭,一路上小伙伴们畅谈甚欢,不知不觉就到了停车地点——“睦乐”村夹马石。“睦乐”村的名字取得吉祥美好,我理解为村民寄希望于和睦喜乐吧。

下车背包,开始爬山。在大山的脚下,有幸看到一面赤红色的山石壁上,用白石灰赫然写着“毛主席万岁”,紧隔着数米有一段字迹模糊的毛主席语录:“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那些地方有困难,有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这些珍贵的文字应该是上世纪60年代书写的美术字体,在久经大自然的风霜洗礼中渐渐被剥蚀,我想要努力地去分辨,但已看不清了。看到这些具有时代烙印的文字倍感亲切,时光仿佛回到上世纪70年代,在我记忆深处家中存有一本《毛主席语录》。正想着,队友在前面招呼我:“快走,不要掉队”。我快步追上大部队,开启寻觅天坑之旅。

当然上山的路是不好走的,起初路面还稍许宽阔平坦,越往上走山势陡峭了起来。开始时,我脚步轻盈,一些小坎跳着上去,还不想停下来休息,因为我想一鼓作气登上山顶。可是爬着爬着,山路变得崎岖起来,有些地方狭窄到只够一人通过,只能手脚并用,有时还要抓着几根“救命”野草才能勉强上去。山路上散落着许多石子,走起路来十分硌脚。才爬了一会儿,我就心跳气喘,脖子像冒烟似的难受,在加上背着各种东西,脚步像灌铅似地变得沉重起来。终于爬到半山腰,来到一片宽阔而平坦的红色土地上歇息。

稍作休息,我们又开始了爬山,看到从这里留下的脚印和奇形怪状的石头,在望向头顶碧蓝的天空,四目皆望是空旷与开阔,让人一下子就神清气爽。不知又走了多时这样的山路,只听见向导在前面说:“天坑到了”。我加快脚步急切地想一睹“天坑奇景”,大自然在历久的星河宇宙中发生了多少巨变,才形成如此壮观的景色。靠近天坑,踮脚向下看时是万丈深渊,扔下一块石头半天听不到遥遥无期回音。我隔着怪石小心翼翼地探头俯视,只见天坑四壁陡直,巍峨峥嵘,刀劈斧削,四周岩石峥嵘,灌木仓翠,属于喀斯特地貌。险峻的地形如天然屏障,少有人踏足,至今保持着原始生态面貌。

网络资料获悉,西泽天坑也叫睦乐天坑(当地人称为“大窟坑”),短半轴约60米,长半轴约90米,坑口面积约1.2公顷,坑底约0.9公顷,深百米,经地质专家考证为云南第一坑。要想从上至下看它的壮观,只有摄影师龙大的无人机可以带领我们从空中一睹风采。从天坑上空俯拍,西泽天坑犹如一只巨大的眼睛,在静静地仰望碧空如洗的蓝天。四周寂静无声,没有鸟儿飞过 。我惊叹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你根本无法想象人类在自然面前多么的渺小,渺小得犹如一粒尘埃 。看到如此壮观的奇景,一切上山的苦累得以释放。眼前独一无二的景观,深感震撼。            

世界上有许多美丽的风景,是大自然的“馈赠”。作为地质奇观之一“天坑”,它是怎样形成的?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的天坑分布在南方喀斯特地区,绝大多数位于云贵川广的峰丛地貌区域。天坑"是岩溶(又称"喀斯特")地区地下河运行形成大面积塌陷造成的,它与常说的"岩溶漏斗"不同,岩溶漏斗一般是斜坡,上宽下窄,天坑则是四壁岩石峭立,深度百米至数百米以上,犹如一个巨大无比的"桶"。这个"桶",口径从近百米至数百米不等,容积从10万立方米至1亿立方米以上。

喀斯特地形,鬼斧神工,可以不断扩展我们的想象力。清新的空气,绿色的视野,没有城市的喧嚣,置身此中,令人心旷神怡。此一路,美景不断,轻风习习。今天的行程12公里,要翻过这座山下到山底。到达天坑才走了2公里左右,所以我们还得继续前行。恋恋不舍地离开天坑后,一路看沿途的风景。此时的路面平坦多了,踩在松软的松毛上,犹如走地毯,这是我最喜欢的路。早春二月,万物还未复苏,随处可见枯黄的松针。到了中午吃饭时间,群友们三五成群围坐一起,可以好好休息一会了。在厚厚的松针上席地而坐,突然看见松针在动,仔细一看是一只颜色形态长得跟松针一样的虫子,细脚伶仃,它叫什么不得而知,在木棍上娴熟地跳舞旋转,一副好厉害的样子。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昆虫保护色,随环境颜色的改变而改变身体的颜色,正舞得欢快便掉入草丛中,再要找它时已经难觅踪影。

简单吃完午餐,开始下山。下山的路上,一丛丛红彤彤的沙棘果生长于路边,像一串串红色的小灯笼簇拥在一起。我和小伙伴采摘了几株,在一路艰难的下坡路上,拨开荆棘丛生的倒钩刺,避开一切障碍,一会把果果举高,一会放下,还得仔细踩稳脚下的路。长得像小芳一样,梳着两根大辫子的小伙伴,手拿一束背包里还背着一束沙棘果,早已像风一样地下到山底。几经折腾,走到陡峭的红色沙土上,路面很滑,我还在小心试探着是横走或是直走,一位暖心的兄弟递给我一根木棍,就是这根木棍支撑我跌跌撞撞地安全下山。

到达下石洞村时,已经累得精疲力尽,又渴又热,我一饮而尽水杯里最后一口水。走在宁睦段公路上,我回头仰望这座山,真心感觉爬山难下山更不易,但终于了却了一桩心愿,看到了云南第一天坑——西泽天坑。

每一次旅程,有相聚终有别离。亲爱的旅人们,待到山花烂漫时,我们再相遇于如诗如画的春天里!

文:刘铭   图:龙大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