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8 张旭兴
我不过是在那间屋子里颠沛流离

原来,我不过是在那间屋子里面颠沛流离,一直都是!

1.jpg

和母亲通电话,母亲问我说在哪里呢,我回答说在家里,母亲惊讶异常,拉高了嗓音问我什么时候回家的,为什么要回家去呢?我有些无奈的向母亲解释说,我在宣威的这个家里,回家不一定就是老家啊,母亲恍然大悟的说了句:“哦!”

在我住进新房之前,我一直都是租住在单位的集体宿舍,我从来不认为那个宿舍是家,因为它只是勉强具备了家应该具备的居住功能而已,宿舍和家,差别实在太大,于是每次都会说“回宿舍”或者“在宿舍”,后来买了新房,我就试着改口,把那套新房称为家,于是我会说:“回家”,只是这个“回家”每次都说得很别扭,但我还是强迫我自己这么说,因为我的确想要有个家。

2.jpg

已经很多年了,我早已忘记了家的感觉。初中以前的记忆,已经越来越模糊,尤其是那些关于幸福的或者是欢乐的记忆,在我的脑海里已经模糊成了一片空白,而那些还残留在脑海中的记忆,只有痛苦或是悲伤,依然是那么的真实和尖锐,初中开始我就在离家约30多公里的镇上住校,每半月回一次家,那一段记忆,也没有多少幸福和欢乐留下,如果可以回到过去,我第一个想要逃避的过去,就是初中,初中那会儿,总是吃不饱饭,学校的伙食实在太差,记忆最深刻的就是萝卜条里面掺几颗红豆,我至今都还对那时的萝卜条心有余悸,以至于之后十余年的时间里,我从来都是拒绝吃萝卜的,也就是最近一两年,我才会偶尔吃一点萝卜,而那时对家的期待,就是能睡的暖一点,吃的饱一点,后来到市里面上高中,食宿条件才好了一些,而高中三年的记忆里,就囊括了我关于家的绝大多数的,和幸福、温馨有关的记忆,虽然这些零星的记忆碎片根本不可能被连成串,但却是至今我唯一想要回到的过去。

后来上了大学,家就成了一个念想,寒暑假的时候回一趟家,就跟住旅馆似的,跨进大学的门槛,就注定了我永远的离开了家,大三父亲罹患重病,大四毕业后不久父亲就含恨离世,至此,我真真实实的体会到了什么是无家可归,于是最怕周末或者节假日的时候,同事们问我为什么不回家呢,每遇到这样的问题,我总是遮遮掩掩的敷衍过去,然后在心底嘟囔一句:“我有家吗?”说完这一句,在模糊的前方,我依稀看到了山头的那座枯冢,和远方的母亲。

3.jpg

在住进新房的第一个跨年之夜,我静静的坐在阳台上,盯着窗外的雪花飞舞,那一夜的雪很白,而我的屋子里面却很黑,因为我没有开灯,屋里唯一的亮光就是我面前的取暖器散发出的橘黄色光芒,朋友圈里晒出了各种跨年的照片,而那些画面有多么的热闹、温馨,我的屋子里就有多么的落寞和冷清,原来房子只是房子,不是家,这是我的房子,却不是我的家,窗外爆竹烟花此起彼伏,而我唯一的担心,就是它们会照亮我的屋子,和我的脸庞。

很多人都说,结了婚以后,就会有家的感觉,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会这样,只是发现自己本以为是家的屋子,原来只是在那里颠沛流离,心底难免有些落寞。

有一天朋友开玩笑问:“你昨晚睡哪里了?”我竟突然没有答上了,是啊,我昨晚睡哪里了?哦,是那间屋子!但是,我竟然想不起它的样子!


说点什么吧(为回复及时,请直接关注宣威之窗微信公众号,在微信中留言)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