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6 包其祥
悠悠小街情

1.jpg

一块块薄薄厚厚的石板,一层层向上铺去直至山顶,宣威倘塘镇便有了一条从昨天走到今天的路---小街。

小街穿镇向北而去,据说是古时昆明、曲靖赴京北上的释道。在过去许许多多冬去春来、风暴雨骤的岁月里,小街不知迎送过多少负炭的村夫、涉河浣衣的少女、腰缠金银的商贾和求取功名的莘莘学子……

今天,我在夕阳下的小街上漫步,不是体味村夫负炭的艰辛、商贾接缠金银的富豪,也不是为了体味莘莘学子求取功名的得意,更不是想体味坐落在小街边上倘可县衙早年的威严,而是因为小街曾经走过一位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终生的革命先辈。

1908年,一个喝着红土地上的甘泉长成的十八岁血气方刚的青年、-个嚼着红土地上的五谷杂粮长成的十八岁体阔腰粗的青年,用他那涉水爬山有力的双脚,踏着这条石板铺成的坎坷小街,顶着风胃着雨扛着烈日迎着飞雪,一步步走上了为人民求解放的道路---他跟随蔡锷参加过云南起义和倒袁护国起义;经朱德同志介绍加人了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而后饮马赣江,和方志敏同志并肩一起开辟了赣东北革命根

据地,并长期担任过红十军(后改为红十一军)军长。巍巍太行山,抗日烽火遍地燃。正是抗战的紧要关头,他却因伤势复发逝世于河北省平山县的小觉镇,为革命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襄尸还”的壮丽诗篇……

小街的石板饱经沦桑,一块块如一页页厚重的史书,无不记载着先辈革命的一生。在小街上漫步。读先辈革命的一生,有时就觉得他离我们很远很远,因为他毕竟离开我们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长眠在隔千重山隔万道水那茫茫黄土堆成的太行山上;有时又觉得他离我们很近很近,因为我们足下小街的石板就曾留下他走向革命的足迹,耳畔就轰响着他临终时的声音:“我虽然没有看到全中国的解放,但我相信中国革命一定会胜利……”

2.jpg

他是谁?

君不见,群山巍巍矗立着他高大的身影;君不闻,山风阵阵传颂着他的名字---周建屏。

这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名字。

这是一个如雷贯耳轰轰有声的名字。

这是一个足以使乌蒙山更加巍巍、红土地更加鲜红的名字。

这是一个足令今天的我们荡气回肠、昂首挺胸的名字……

走小街,忆先辈,只觉心潮起伏,只觉浮想联翩---乌蒙山、大行山,地处南北,是一样的巍然;红土地的杜鹃花,扎根黄土地,是一样的鲜艳。对周建屏这样一位为革命戎马倥偬、南征北战、奋斗终生的先辈,中国人民没有忘记他---《辞海》中很醒目地写着他的名字;黄土地的人民没有忘记他---当年他战斗过的平山县早已改名为建屏县,红土地的人民没有忘记他---许多文章在写他传奇的一生,许多人讲他时是充满了对一位长辈的深深崇敬。就在这个地方,曾站起过以“硬骨头精神”著称的松林人……

诚如先辈所言,中国革命一定会胜利。中国革命已经胜利!今天的中国,今天的红土地,山变水变人也变;看小街两旁新建的楼房,听小街人充满富足的笑声,我们一步步走出小街、走至山顶。同伴相告:哪里是刚盖的学校,哪里是新建的煤厂……手指处,生机盎然、春光无限,正映照着小街的未来……


说点什么吧(为回复及时,请直接关注宣威之窗微信公众号,在微信中留言)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